[站着说画]涂鸦艺术家+民间广告人+大爷大妈 = 写在墙上的“透明性”

. 12/07/2008

为了标榜自己站在时代前沿,我们总喜欢追逐概念。前两年,“透明性”突然随着冯士达教授在同济的系列精彩讲座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。朋友津津有味的跟我详述了一遍什么是建筑的“透明性”,特别是那个被翻译作“字面的透明性”的透明性,我被雷得七荤八素,还是一头雾水,听了一个下午,喝了三杯咖啡,精神抖擞。但是,我还是明明白白的不太明白。虽然说,“透明性”这个东西在美国是几十年前就提出来的理论,但是太平洋阻隔了我们的时空。它经过几十年的漂流,终于飘到了我们面前。朋友很郁闷,我更郁闷,这么好的新概念,不能学过来拿出去表示一下自己站在时代前沿,实在是遗憾。看来,我是赶不上这一拨儿了!


周末阳光灿烂,这样的朗朗冬日,如果呆在家里自然太浪费了。昨天看过《周末画报》的城市版,讲述起“路上观察学”,受了一点刺激。决定带上相机,上莫干山路M50去观察观察。莫干山路西侧的围墙之内,已经被推土机夷为平地。这正是涂鸦蔓生的好地方。所有和拆迁、破旧、地下文化、放纵、朋克、混乱相关的东西都在这里能找到身影。大红人艺术空间的外墙上满铺着青色的仿古瓷砖,柱子的部分留白。这点留白一定不会被涂鸦艺术家放过。有意思的是,涂鸦和修下水道、钻孔的牛皮癣广告叠加在一起,居然变成了更有意思的涂鸦!在这里,我们既能够清楚的辨识出哪些是涂鸦艺术家的手笔,哪些是民间广告人的手笔,但是更能够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来欣赏。这不就是日常生活版的“透明性”吗?再看看后面几张照片,破烂的白色外墙,大爷大妈晒出来的被子床单和裤衩、艺术家描画的“拆”、工人堆积装满建筑垃圾的编织袋,放在一起就是记录这座城市生活的永恒画面。


其实把透明性放在文字、绘画或摄影的范畴内更容易理解。莫霍里·纳吉告诉我们的“某种形式的交叠,超越了时空限定”。莫霍里认为,对于语言来说,通过词义扭曲、结构重组和预语涉双关,会形成语言上的透明。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,就是把几个不相干的事情说在一起,感觉还是一个整体,呵呵。相信这样,不会再明明白白的不明白了吧。至于回到建筑上,我觉得透明性是一种建筑造型的手法。它的目的在于,你能感觉的一个形态的整体感的同时,还能分辨出它由哪些部分组成,通过变形、叠加、暗示等等等等。——这东西,千万不要当作是数学公式,要用你的左手和右脑来理解,呵呵!

还有好多拍回来的涂鸦照片,点这里上“再世界”看吧。算是对胖子支持一下哦,呵呵。

0 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