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当建筑走向第二社会]虚拟建筑里的真实人生

. 9/28/2008

符号学大师艾柯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一个故事:故事发生在日本,电视台推出一款谈话节目,女主持人长得非常漂亮——属于给观众很多想象空间的那种。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很多观众就给主持人写信,表达自己的各种感情。在大众传媒主宰世界的今天,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,电视台也大可不必有什么紧张的。但是问题是:这个女主播是电脑合成的,在真实的世界里根本没有这个人存在!电视台担心如果不尽早告诉观众真相,将来会背上欺骗观众的骂名。于是发布了一份公告,说这个主持人并非真实存在的!结果呢?谁也没有意料到,给这个虚拟的主持人写信的人更多了,观众(主要是男观众,呵呵)根本不关心这个主持人是真还是假,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符号,一个能够让他们生活在别处的寄托。


图片来自再世界 栖跋酒食 大街

虚拟的人物就这样神奇的进入了我们真实的生活中。既然人物可以这样,那么建筑呢?自从人类发明了印刷术之后,图像第一次可以被大量复制,得到准确的传播。建筑可以被艺术家绘制出来广泛流传。照相术的发明,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走向影像世界。通过影像的方式,建筑以更加客观的方式传播。电影、电视的发明,让我们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体会建筑的空间感、空间的秩序,不仅仅完成了建筑的空间层面要素的传播,还完成了建筑的时间层面要素的传播。今天,互联网以前人不可想像的程度将整个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,通过搜索引擎你随时可以找到几乎所有你所关注的知名建筑,通过文字、图像、视频甚至虚拟现实的方式感受建筑所表达的人类理想。通过媒体传播的建筑,我们不能触摸、不能真实的漫步,但是它们却以真实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真实生活。

吉迪翁在谈论建筑的时候曾说:建筑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。早期的人类为什么需要建筑?按照维特鲁威的解释,古人学会利用火之后,开始学会围坐在火堆旁取暖、烹饪,建房也是为了使火种永不熄灭。当先民进化之后,开始有了原始的宗教,人类历史上开始诞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伟大建筑:金字塔、阿蒙神庙、帕提侬神庙、传说中的巴别塔、巴黎圣母院、圣索菲亚大教堂……每一栋建筑都用时间和空间来诠释着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生活理想。它在人和神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,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核心。今天,建造技术高度发达,资本在全球肆虐,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座又一座的超高层建筑出现: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、已经倒塌的纽约世贸中心、吉隆坡的佩从纳斯双塔、台北的101大厦、上海的金茂大厦&环球金融中心……不管这些生活方式是变态的还是历史的必然,建筑都忠实的诠释这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。

走进虚拟的世界,建筑仍然是忠实的。虽然它不再是用水泥、钢筋、砖块、花岗石、玻璃建造起来的,但是它仍然聚集起了大量的使用者,乐此不疲的在其中游荡。已经广泛为我们熟知的虚拟建筑有三类:(1)以赛我网为代表的个人空间,个人可以自由打扮自己的房间,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品味追求;(2)以CS为代表的游戏空间,建筑在其中是虚拟世界规则的组成部分之一,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你必须熟悉这里的空间环境;(3)以“第二人生”为代表的虚拟世界,任何居民可以在其中自由建造属于自己的建筑,至于用作什么由用户自己决定。

在这样的虚拟世界里,建筑对于生活方式的诠释是跨越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的。建筑所诠释的生活方式在现实中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投影。对于以个人空间为载体的虚拟建筑,正在成为个人的精神家园,成为个人与朋友或陌生人交往的场所。对于越来越开放却又羞涩的新生一代来讲,在个人空间所造就的虚拟交往场所中,他们的搭讪和交往显得更加没有障碍。还记得《电车男》中所的男主角,当他回到网络上的时候,可以同时面对几十个人流畅的说话,在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。不管我们是否赞成这样的沟通交往方式,现实的发展趋势总是不为你我个人意志所转移的。

对于以游戏为载体的建筑而言,它在现实中的投影更多是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。还记得茅侃侃的那个创意:将CS的游戏搬到现实中来。这个创意立刻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烈追捧。虚拟空间中的记忆在现实中找到了回应点。值得一提的是:在现实中亲自体验这个游戏的人并没有从此放弃那个虚拟的游戏,反而是更加加深的对这个游戏的喜爱。建筑、空间在这里搭起了这台戏的背景。

对于以“第二人生”中的各种建筑为代表的虚拟建筑而言,它们与商业世界的沟通明显多于前两者。建筑设计和建造本来属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群。然而互联网对于社会发展的冲击正在迅速的模糊这个学科群的边界。建筑设计开始越来越直接地和市场营销、品牌打造关联起来。而且,虚拟建筑不再是真实建筑的再现,它开始与互联网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它自己的发展逻辑。借助互联网技术,任何人可以快速掌握虚拟建筑的建造技术,独立地建造属于自己的建筑。和真实建筑最大的不同点是:虚拟建筑开始有了互动性的特点——建筑开始变得像一台机器,可以根据访问者的活动和需求而作出变化。这样,对于同一栋建筑,也许每个人的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建筑可以根据个人的情绪、喜好、活动轨迹而智能地进行调整,或者是变形、或者是变换“表情”。具备特殊功能的“互动性”将成为真实建筑的“功能”在虚拟世界中的替代品,从而虚拟建筑必然会获得自己独立的发展逻辑,而逃离简单的影像再现的附庸身份。

互动性,将成为虚拟建筑诠释我们生活方式的核心所在。我们完全可以憧憬在不久的未来,我们就可以走在虚拟的大街上,看看过往的美女,逛逛个性十足的小店,走进造型奇特的大剧院欣赏一出刚刚上演的歌剧。过往的美女、街道上的环境、个性小店中的陈列、大剧院上演的曲目都会根据我们的品味、个人的追求甚至当时的情绪而变化着。那个时候,你也许很难说这是真实的人生还是虚幻的人生了。

0 评论: